新闻公告

渭南日报整版刊登:引领渭南职业教育走向新高地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5-13 16:47       点击数:


微信图片_20220513093233.jpg

他从历史中走来,肩负起职业教育的社会担当,在百年历史征程中,向国家输送了10多万名技术技能人才,分布在教育、卫生、农林、畜牧、建筑、计算机、汽车、电子商务等各个行业,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从历史中走来,践行职业教育的“三牛”精神,在百年历史征程中,坚持守正创新,以就业为导向,走产教融合发展道路,培养了一个又一个省级重点和国家级骨干专业,为人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思路。

他从历史中走来,一路发扬职业教育的龙头作用,在百年历史征程中,为省市职业院校发展提供智慧和力量,先后收获“全国文明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全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陕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陕西省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学校”“陕西省高职一流专业建设院校”等称号。他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5年的“同州实业中学堂”,2005年陕西省中医学校、陕西省大荔师范学校、陕西省蒲城师范学校、陕西省渭南农业学校4所中专学校合并组建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http://res.weinan.cc/a/10001/202205/83f1ba3190c393586f530b507454898b.png

历史悠久 规模雄厚

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日益壮大的专业体系为人才成长提供广阔平台和路径。

“毫不夸张地说,师范学院是我们渭南地区幼儿教师的摇篮,数以万计的幼儿教师从这里走上岗位。”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副院长于晶汝常常为学院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和自豪。

她回忆,1994年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根据社会需求首次开设幼儿教育专业。“但那会属于中职教育。”2002年,根据人才发展需要,以及社会对幼儿教师水平和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学院开始着手改变培养模式,变三年为五年一贯制。师范学院现已成长为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骨干力量。

雄厚的历史积淀为学院发展积累了向上的精神力量,他们一路砥砺向前。

http://res.weinan.cc/a/10001/202205/c12edaeee3626921230bb0bfd04e6489.png

采访中,于晶汝介绍说,目前师范学院有专业教师77人,高级职称28人,“双师型”教师23人。“另外,学院还聘请一线知名园长为学生上课,教学成效显著。每年渭南市的春晚,我们学生的歌舞节目约占1/3,2021年又代表我市参加第十四届全运会开闭幕式演出。”逐年成长起来的学生一步步走向舞台中央。

为了做好幼儿教育这个重大民生工程,师范学院从2020年开始申报早期教育(0—3岁)专业,2021年早期教育首次招生。“这样一来,我们学院就形成了大的学前教育专业,完善了专业群。”今年,书画艺术专业又通过了国家申报程序,9月份将开始首次招生。

护理学院同样借助专业集群发展的路子,做强专业,做优师训。

护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晓乾说,学院基于健康服务产业人才需求,群内各专业在“传统健康服务+医学技术新元素”的人才培养理念下,形成以护理专业为核心,4个专业协同共生发展的“一体两翼两支撑”护理专业群。

“其中,护理专业和助产专业为‘一体’,临床医学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为‘两翼’,执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两支撑’。”18年里,李晓乾和她的同事们把青春岁月都贡献给了护理学院。

“我们学院与行业协会、企业等联合开发30门科学规范、省内外可借鉴的高水平课程标准,其中包括专业群共享课程5门、专业群核心课程18门、专业群拓展课程7门。”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王勇介绍。农林科技学院博士张嘉宁说:“学院现有畜牧兽医、动物医学、园艺技术、风景园林设计、宠物养护与驯导、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生物技术、药品生产技术8个高职专业和1个五年制畜牧兽医专业,其中畜牧兽医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示范高职院校建设专业。”建工学院则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特长,成立BIM咨询、空间设计、测绘、建筑工程识图等专业工作室,为学生精技强能提供平台,为教师技能锻炼提供平台,为社会提供服务。

经济管理学院则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主体,覆盖移动商务、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等专业组建专业群。

说到办学历史,中医药类专业则可追溯到1965年建校的全国重点中医学校、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国家级文明单位——陕西省中医学校,培养了以陕西省名中医王三虎教授为代表的数万名中医药类人才。学院研究员刘寿山编撰的400余万字专著《中药研究文献摘要》,开启了近代中药研究先河,被誉为“继《本草纲目》之后又一部综合性中药文献巨著”,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一等奖。

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院士来校对中医药办学进行调研,称赞学院中医药特色文化是“大西北的一颗明珠”。

纵观师范学院、护理学院、医学院等二级学院的发展历程,一定程度上也是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路径。

今天,学院下设10个教学单位,开设三年制高职专业48个、五年制高职专业6个,涉及医药卫生、公共管理与服务、食品药品与粮食、教育与体育、农林牧渔、生物与化工、财经商贸、旅游、文化艺术、交通运输、电子与信息、装备制造、资源环境与安全、土木建筑等14个专业大类、30个专业类,形成以医药、教育类专业为主干,财经商贸、装备制造类专业为两翼,建筑、农林类等专业为延伸的专业格局,基本构建了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体系。

德技并修 文化浓厚

把“大思政”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学院文化特色鲜明。

德技并修的育人目标最终都要通过课程方能实现,医学院教学科博士关鹏谈到,医学院构建了“传统文化融入通用能力培养+医者精神融入职业能力培养+红色文化融入岗位迁移能力培养”的“三融入”课程思政特色育人模式,潜移默化地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等崇高的职业精神融入课程。已培育省级以上思想政治示范课堂2个,形成课程思政教育案例8个。

http://res.weinan.cc/a/10001/202205/02970fdf65bf20235a4328632b2c9dd6.png

从左到右依次为护理学院、建工学院、医学院实训课教学场景

2021年3月9日下午,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联合组织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在人民智云、咪咕视频等平台进行直播,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医学院学生观看了直播。

“面对疫情,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青年纷纷写下‘请战书’,摁下鲜红的手印,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誓言。17年前全世界守护‘90后’,现在换‘90后’守护这个世界,他们表现出来的坚强和勇敢令我感动,我也是一名‘90后’,未来我也要像他们一样脚踏实地、勇往直前,做新时代有为青年。”农林科技学院19级学生王嘉欣看完直播后在网络中留言。

“这堂课,有深度力度更有高度,有理有据、分析深入、理论性强、信息量大,对我们教师来说,既是公开课、也是示范课,更是培训课。”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达芳菊陈述。

近年来,学院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与渭华干部学院等9家单位共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教育研学基地,发挥渭南本土红色资源和校史红色资源优势,涵育校园文化红色特质,深入推进红色资源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让红色文化成为铸魂育人的精神动力和育人品牌。

农林科技学院博士张嘉宁说,目前学院有60%以上的课程全部实现项目化教学,让学生参与到项目整个流程中,由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做,课程设置中60%是实操课,理论占40%,契合职业教育的大方向。“这样的课程体系带来的结果是,我们学生技术技能过硬,学院连续5、6年就业率百分之百。”

即使如此,农林科技学院今年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方面又有了一个大的变化:打破一门课程一个老师带的传统模式,由多名老师参与项目教学。

“我们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产业先进元素纳入教学内容,建设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实训基地,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具有特色的渭南职教经验。”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魏恒这样总结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如今,学院以“明德、笃行、精技、强能”为校训,秉承“顶天立地、内外兼修”的办学理念,坚持“遵循规律、文化引领、改革创新、开放融合”的办学思想和“面向职业办学、贴近产业办学、瞄准就业办学、政校行企联动办学”的办学思路,践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成功,服务行业、企业、产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服务”办学宗旨,全面提高综合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水平,把学院建设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和科技应用与开发的重要基地。学院坚持全日制普通教育与成人继续教育并重、培养与培训并举,搭建在校生、社会考生学历提升和职业技能培训立体互通平台,开展职业资格和专业技能“多证书”教育。除独立举办高等成人继续教育外,还与陕西师范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现代远程教育,为广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多元选择。

勇于担当 造富一方

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撑。

农林科技学院副院长、博士付宏岐谈到这些年对地方的服务和支持时说:“农学院博士和硕士最多,共48人。农学院不仅提供技术指导,还要负责技术培训。”

2019年,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响应国家政策进行高职扩招,800名退役军人、下岗转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被招进来。并采取2-5年的弹性学制和灵活多元教学模式,以及送教下乡的形式满足学员多方需求。

http://res.weinan.cc/a/10001/202205/142471f0bea2de2515252aa40d291919.png

机电工程学院实训课教学场景

谈及对地方的贡献,护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晓乾底气十足地说:“我们有60%的毕业生留在了渭南,为地方经济发展奉献青春,为渭南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护理学院连续三年承办陕西省职业院校高职组护理技能、养老服务技能赛项,承担该赛项国赛培训任务。2018年举办了陕西省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实践教学能力提升师资培训班,推动了全省护理专业的教学改革。2019年起,开展了岗前和在岗培训、急救护理员培训、新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在2020年武汉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涌现出了卢思雨、张娣、杨瑶、彭昊等一批最美“逆行战士”,展现了护理毕业生一线抗疫的风采。

近年来,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学院驻大荔县南黄村工作队以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做优特色农业发展,多种方式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结对帮扶澄城县,以智力帮扶、教育帮扶、科技帮扶、志愿帮扶、信息帮扶、人才帮扶、文化帮扶、民生帮扶等八大帮扶为抓手,促进县域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连续被评为全省高校“双百工程”先进单位。

2020年,与阿里职校签订对口帮扶框架协议,从“马背诊所”和“云端幼教”两个精准教培项目入手,为藏区培养乡村医生和幼教师资。

同时,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等重大发展战略,发挥医药卫生、农业、教育等专业优势,与德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家相关院校开展交流合作项目;承接渭南市人民政府对几内亚的援助项目,建设渭南“一带一路”对非农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完成几内亚农业技术人员为期一年的留学培养工作,新华社、《陕西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了学院对非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成果。

质量提升 成绩斐然

德技并修的育人目标成就了一批又一批高质量的渭职学子,学院因此收获了诸多赞誉。

朱松,曾是渭南职业技术学院会计1303班学生。

他毫无保留地说,他们上大一的时候,学校给他们安排了SYB创业课堂,深受老师启发,然后开始寻找适合他的项目。开始受学姐的支持,学习当导游,每周末去旅行社做兼职,暑假带旅游团,经过半年的了解和学习,他觉得旅游行业淡旺季非常明显,不适合他的整体规划。

于是朱松投简历给中公教育渭南分校,在中公教育实习了3个月,了解到公职类教育培训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转正后经过老师的允许,在中公教育学习和积累了一年时间,同时依靠自身的资源,于2016年和朋友一起加盟山香教育渭南分校。

“第一年做出了150万元的营业额,有了好的成功范例,我开始组建宝鸡分校,汉中分校,咸阳分校,下半年将组建西安分校!现在4个分校每年的营业额基本在一千万元左右。”朱松说他的成功,要非常感谢学校的老师。“在我创业的这几年,老师们一直给我支持和帮助,在我毕业后,也一直保持联系,给我很多建议,借此机会,希望我们渭南职业技术学院越办越好,也希望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张嘉宁回忆起宠物养护与训导专业13级的一名毕业生,2016年在西安创立公司,2018年学生返校看望老师的时候,他所开公司的月流水已经在二三十万元。

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王勇现在还记得,汽车营销专业一名学生,从顶岗实习阶段就一直搞销售汽车服务,再次来学校领毕业证书的时候,他已经凭借努力和坚持开上了自己的汽车。

高质量的就业正因为学院坚持走内涵发展、科学发展、转型发展之路。在举办高职教育的16年中,历经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省级示范校建设、国家优质校建设、双一流建设、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诊断与改进、提质培优等锤炼,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

http://res.weinan.cc/a/10001/202205/1d90779e6622329a86818d04e6c5cd3e.png

未来,学院将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质培优项目为抓手,以服务区域和全省高质量发展为路径,以推进“双高”建设进而发展本科职教为目标,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十四五”发展新征程上阔步前进。

http://res.weinan.cc/a/10001/202205/9a81fd1eea094fbf73230eeee8d1c887.png